什么是專利侵權認定的準則-今日關注
一、什么是專利侵權認定的準則
(相關資料圖)
以下是專利侵權認定的準則:
1.全面覆蓋原則,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權成立,那么該產品或者方法應該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項特征,缺一不可。在判定專利侵權時,最先適用的是全面覆蓋原則。
2.等同原則,就是盡管被控物不具備專利權利要求的全部特征,但是被控物不具備的專利特征在被控物上面能夠找到該特征的等同替換物,此種情況下,被控物判定侵權。
3.多余指定原則,是指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法院把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區分為必要技術特征和非必要技術特征,在忽略非必要技術特征(多余特征)的情況下,僅以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征來確定專利保護范圍,判定被控侵權客體是否落入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原則。
4.禁止反悔原則,是指專利權人在專利申請文件中或申請人與專利局之間的來往信函中,已經確認為已有技術或明確表示放棄請求的保護技術內容,在以后的指控第三人侵權時不得反悔。如果專利權人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反悔,將其已經認為不屬于其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內容擴大解釋為屬于其專利保護范圍,受訴法院將不予支持。
二、證明專利侵權的證據有哪些
找法網提醒您,證明專利侵權的證據的收集:
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應當知道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了解這些情況對專利權人對付專利侵權應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3.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三、專利侵權的責任是什么
專利侵權的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2.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 。
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3.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