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概念板塊掀久違漲停潮!德方納米等逾10股漲停 鹽湖提鋰、鋰礦股緊隨其后【熱股】
SMM 6月30日訊:6月30日早間開盤,鋰電池板塊快速走高,指數盤中一度漲逾2%。個股方面更是掀起了久違的漲停潮,德方納米盤中20CM漲停,拓邦股份、湘潭電化、萃華珠寶、林州重機、豐元股份、紅星發展等盤中封死漲停板,天奈科技、湖南裕能、芳源股份等多股漲超7%。
【資料圖】
消息面上,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國產Model 3改款車型將繼續對電池包進行升級,尤其是基礎款后輪驅動版的電量將從60kWh(度)升級為66kWh,采用寧德時代的M3P新型磷酸鐵鋰電池。
據悉,M3P新型磷酸鐵鋰電池是寧德時代基于新型材料體系研發的電池,其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鐵鋰,成本優于三元電池。而上述兩個優勢正是當前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的兩大長期以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M3P電池最初是由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22年2月一次路演中提及,隨后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透露,M3P電池已經量產,2023年將推向市場運用。而上述關于特斯拉的消息,似乎是在印證這一承諾。
雖然當前寧德時代還未對M3P做出詳細講解,不過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關于其的相關揣測。申港證券曾在研報中提到,磷酸鹽體系的M3P材料成本顯著低于高鎳三元體系,在中低端車型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且值得一提的是,有行業人士透露,實際早從2022年開始,寧德時代便已經在很積極地向車企推銷其M3P電池。此前還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已確認計劃在2022年第四季度向特斯拉供應M3P電池,不過當時提到的搭載車型為Model Y。
而除了鋰電池板塊,其上游能源金屬板塊和鹽湖提鋰板塊的表現也十分強勢,能源金屬指數盤中一度拉漲逾3%,鹽湖提鋰指數盤中漲超1.81%。個股方面,天華新能盤中漲超6%,融捷股份、西藏珠峰、華友鈷業、天齊鋰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海外鋰礦板塊動態頻頻,各國對鋰資源的把控日趨嚴格,關于鋰礦方面的舉措更是頻頻引發市場熱議。分國家來看,路透社方面表示,6月29日,有位直接知情的政府人士表示,印度國有礦業投資公司KABIL將“很快”與阿根廷簽署一項協議,以獲得一些鋰礦區。該人士表示,“現在,我們正專注于關鍵礦產中的銅、鈷和鋰,并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英國《金融時報》方面也在6月29日表示,法國礦業集團Imerys將與英國的British Lithium組建一家合資企業,以加快英國最大鋰礦床的開發,從而推動英國確保這種關鍵電動汽車電池材料供應的努力。這兩家公司的目標是每年從康沃爾的花崗巖礦床中生產2萬噸碳酸鋰,足以每年為5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幫助英國和歐洲減少對這種關鍵礦物進口的依賴。
埃克森美孚同意與TETRA Technologies, Inc.在阿肯色州開發6100多英畝富含鋰的土地,不過兩家公司都沒有提供生產或開發時間表。埃克森美孚和TETRA將分別貢獻約2000英畝和4100英畝的土地,但某些細節仍有待敲定。》點擊查看詳情
此前,智利財政部長表示,正在制定關于鋰資源的合資企業戰略,將有助于提高生產率。
在鋰價波動劇烈的當下,“擁鋰為王”依舊是行業的共識,而此前一眾鋰礦企業在鋰價下行的背景下,走勢明顯分化的業績也可以證明這一點。SMM在此前發布的“一季度碳酸鋰價跌超53% 多家礦企虧超5成 三季度鋰價向左or向右?”一文中便對比了鋰資源自給率差異下,不同企業的業績表現情況,其中包括贛鋒鋰業、雅化集團、天華新能在內的多家企業都因為外采鋰精礦成本明顯高于鋰鹽均價上漲成本而遭遇利潤下滑嚴重的困境。但與之相反的是天齊鋰業和永興材料,二者一個是百分百自供的鋰輝石提鋰企業,一個是鋰云母礦企,均在一季度鋰價下行的背景下有效地控制了成本,業績錄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不過隨著二季度鋰價的明顯回暖,加之一眾鋰礦企業不間斷地鋰礦布局,預計二季度鋰礦企業的業績或將有所修復,具體結果如何,就讓我們靜待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的出爐吧!
據SMM現貨報價顯示,自4月25日,電池級碳酸鋰從最低點的17.65萬元/噸持續反彈,截止6月29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報單日小幅下跌500元/噸,報29.9~31.5萬元/噸,均價報30.7萬元/噸。
》查看SMM鈷鋰現貨報價
》訂購查看SMM鈷鋰產品現貨歷史價格走勢
據SMM最新調研顯示,目前半年度財報節點將至,鋰鹽廠財報壓力已過,上游降價意愿全無。但由于現階段下游采購意愿比較薄弱,供需博弈下價格跌幅放緩。預計后市下游維持觀望,短期碳酸鋰現貨價格波動或較小。
而近期,國內雅化集團、中礦資源以及天華新能方面近期也發布了不少其鋰礦布局方面的動態,SMM后續將整理專題發布,敬請關注!
更多鋰市場基本面、價格、產業發展前景,敬請參與SMM將于2023年10月29~2023年10月31日召開的2023歐洲鋰電池大會,站在歐洲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加速發展的最前沿,聚集國際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制造商、原材料供應商、組件供應商和技術服務提供商共同探討行業未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