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1300億!科創板投資再添“利器”
不到三年時間,科創板相關指數產品規模已超130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股票型ETF今年凈流入超過2700億元,其中科創板指數相關ETF凈流入約500億元、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資金在借道ETF加速布局科創板。
近年來,科創板指數體系持續完善,陸續發布了12條科創板指數,其中包括2條規模指數、9條主題指數、1條策略指數。
(相關資料圖)
本期將為大家詳解科創板的策略指數——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
聚焦高成長板塊
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從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選取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等業績指標增長率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突出成份股的成長能力,反映科創板具有高成長特征的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指數聚焦高成長性板塊,集中布局科技前沿發展方向。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底,指數的前三大行業合計占比近七成。其中,光伏設備占比31%,半導體占比23%,電池占比15%,行業分布較為集中。
從成份股市值分布來看,截至2023年7月底,指數50只成份股平均市值為214億元,其中32只成份股市值低于200億元,15只成份股市值在200-500億元間,3只成份股市值在500億元以上,指數整體偏向中小盤風格。
“硬科技”屬性突出
我國科技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5G通信、新能源等產業快速發展并建立了一定的領先優勢,但一些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尚未實現自主可控,需要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在這一背景下,科創板應運而生。
科創板于2019年正式開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經過四年的發展,科創板聚集了一大批“硬科技”企業,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根據今年二季報進行統計,公募基金重倉科創板市值將近2900億元,重倉倉位從2020年初的不到1%提升到9%;與此同時,北向資金持有科創板市值也在持續提升,7月末北向資金持有科創板市值超600億元,科創板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指數進一步強化成長風格
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利用成長因子從科創板中篩選成份股,結合上市公司最新季度和過去12個季度業績指標的環比增長率進行計算,選取成長性綜合表現排名靠前的50家上市公司,進一步強化了成長風格。
按照指數最新一期成份股計算,營收方面,指數成份股2021年、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增長46%和99%;從今年一季報來看,成份股營業收入延續了高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速達149%。
利潤方面,指數成份股2021年、2022年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64%和112%,今年一季報成份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9%,展現出較好的增長潛能。
目前,首批跟蹤上證科創板成長指數的ETF已獲批發行。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