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縣紙坊鎮“忠、信、禮、孝”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矛盾糾紛調處
大眾網見習記者 李鑫鵬 通訊員 焦文凱 濟寧報道
今年以來,嘉祥縣紙坊鎮總結出了以漢文化“忠、信、禮、孝”四字為基礎,探索推行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治理新模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村規民約和矛盾糾紛化解,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忠”字為本,激活矛盾糾紛調處文化基因
紙坊鎮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組織黨員成立51支“黨員操心人”志愿者服務隊,忠于職責、忠于使命、忠于人民,時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積極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紙坊鎮“黨員操心人”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以來,主動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化解矛盾糾紛63起,對建設和諧鄉村發揮了積極作用。
“信”字為重,踐行矛盾糾紛化解承諾踐諾機制
紙坊鎮黨員干部帶頭開展承諾踐諾活動,并將承諾內容在村內公開欄內進行公示,讓群眾監督,帶領群眾在村內營造誠實守信、義諾為先的良好氛圍。
紙坊鎮圍繞曾子“忠信”思想,村黨支部帶頭開展“傳家風、興村風、揚民風”活動,并結合美麗庭院創建工作,以清潔庭院帶動家風創建,通過家風家訓教育,推動民風淳樸,家庭和睦,村風和諧。
“禮”字為常,營造和諧向上的濃厚氛圍
紙坊鎮為推進各村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號召各村成立由黨支部書記為隊長,優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模范群眾等為隊員的移風易俗紅色宣傳隊,每月至少開展1次移風易俗宣傳活動。
紙坊鎮移風易俗紅色宣傳隊平時還會配合紅白理事會做好村民的婚喪嫁娶,以實際行動帶動村民爭相堅守移風易俗活動的品行,解決了多起移風易俗領域的不良行為,為化解家庭糾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維護村莊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孝”字為心,塑造孝德為先的鮮明導向
紙坊鎮是外出務工人口大鎮,為解決在外打工年輕人的后顧之憂,從“黨員操心人”志愿服務隊中選拔3-4名年輕黨員,由村內分管婦聯工作的村干部帶隊,組成特殊群體關愛小組。
紙坊鎮特殊群體關愛小組每天上門查看特殊群體情況,每周開展1次上門服務,在服務中踐行“孝”之德。紙坊鎮推廣“孝”德不僅是服務,也需要老年人群體發揮作用,積極鼓勵支持老年人參與村莊治理工作中。紙坊鎮34個村紛紛成立了以老黨員為主的“夕陽紅”調解團,走街串戶化解村內矛盾糾紛,助力構建和諧村莊。
紙坊鎮將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整體道德水平,進而提升村莊自治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