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年輕人受疫情影響,轉向宗教尋精神寄托
【資料圖】
最新調查發現,1/3年齡介乎18至25歲的年輕人有宗教信仰,比例明顯高于2021年時的1/4。受訪民眾和宗教界人士認為,新冠疫情3年間民眾遭遇重大挫折,相當一部分的人可能因此改變立場,轉而尋求精神寄托。
《華爾街日報》報道,這次調查由非營利組織Springtide Research Institute進行,問卷只詢問民眾是否認同世間存在“更高主宰”,沒有區分特定宗教。許多年輕人表示,不一定相信童年時耳濡目染的基督教上帝,但相信冥冥中有神明存在。
不少受訪者承認,新冠疫情是他們人生中首次面對重大危機,具體原因包括失去家人、朋友;職位不保;生活充滿變量等等,因此需要尋找精神安慰。其中來自愛荷華州的18歲大學生貝爾(Becca Bell)表示,自己相信基督教的上帝,凡人因此才有生存的理由和希望。首都華盛頓的浸信會牧師羅伯茨(Darryl Roberts)則說,過去幾年新冠疫情、種族示威、失業普遍、經濟不穩等問題接踵而來,許多年輕人頓時失去昔日享有的保護,發現人生其實相當脆弱,心態自然而然就會轉變。
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副院長魯塞特(Abigail Visco Rusert)也稱,年輕人對宗教持開放態度,這個現象已經長年沒有出現過了。
雖然不少年輕人開始有了信仰,但部分人表示,自己在種族平權、性別平等、移民權利等問題上的立場,仍與宗教團體不同,而且即使相信神靈,也不一定會經常前往宗教場所參拜。
《華爾街日報》與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上月的民調發現,在不同年齡層的受訪者之中,只有31%的18至29歲受訪者形容,信仰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例在各個組別中最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在18至29歲的人群當中,只有20%每月至少1次參加宗教崇拜,比例低于2019年的24%。
標簽: